退役回忆录:关于OI、ACM,以及这一小段征程

文章目录

Prerequisites

其实是一些常见简写的含义啦

  • OI:信息学奥林匹克
  • 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级)
  • 省选: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省队选拔赛
  • 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
  • ACM-ICPC: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文中简称 ACM

更多 OI 相关内容的解释请参见官方提供的 系列活动简介

前言

其实回忆录这东西是早就该写的,只是因为懒加上拖延症一直放着,大一在 ACM 集训队划了将近一年的水,最后还是选择了退役,我想大概是时候对竞赛有个正式的告别吧

正如题所言,这篇文章是一篇退役回忆录,但也不是完全的关于 OI、ACM 的回忆,会夹杂着这个人生阶段的一些值得回忆的事情,甚至有可能部分地方会写成流水账。由于我的竞赛水平实在太菜了,哪怕写满似乎也凑不了多少字,所以实际上这里所写的是关于到目前(大二上学期)为止的那些愿意分享的故事,真正有关竞赛的篇幅并不长,以及,文采不好还望见谅

故事

小学

第一次和 OI 的接触是在小学六年级,不过很多细节都记不清楚了,所以这一段里关于时间方面的描述可能有些许误差

五年级临近期末的某天,班上有俩同学被叫去学校的语音室,然后应该是听老师简单介绍了下这个竞赛,拿了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复印件回到教室,我拿过来看了看感觉蛮有趣的,然而因为和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很快就还给他们了

六年级开学后不久我也被叫过去,之后就加入他们开始了额外的对于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学习,后来了解到是因为我五年级期末考的数学拿了满分于是几位老师觉得“哎呦不错哦”就把我也加进去了(逃

在这之前我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但是一拿到那份复印件就感觉这些知识特别有意思,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也特别高,那时的体育美术音乐课什么的都是属于薛定谔的,这些课的老师也是由语数英老师兼任,所以在学业不紧张的时候基本都用来划水或者讲习题,于是我们和老师申请了一下……Permission Denied 23333 还是得老老实实在教室学习

小学的机房,也就是那个语音室,只有三台电脑,其中两台白色的七喜电脑是属于有年代的一类机子了,显示器也是体积超大的那种,还有一台在讲台上的电脑是液晶显示屏的,开始上机写代码的时候老师要求两人共用一台,于是我们一组就抢到了……其中一台七喜电脑,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同学在辅导老师讲课的时候削铅笔发出的声音很有趣让我一听到就不停傻笑,还因此被老师问了好几次在笑什么

那时候学的语言还是 QBASIC,也就是微软的那个 QuickBASIC,依稀记得 LET 语句 FOR语句 IF...THEN... 语句 什么的,编程界面是一个蓝屏的东西,大概类似 Free Pascal 的那个 FPC 吧,不过在高中再接触竞赛的时候想回忆童年却发现那个解释器都已经很难下载到了,sad

那么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一起去参加初赛了,我还记得有道选择题是 Windows 下切换输入法的快捷键,然而我并不知道,不过还好还是选对了[捂脸],成绩出来的时候是班主任在班上说的,就我一个人通过了初赛(逃

那天上午放学的时候,那几个曾经一起学♂习的朋友也知道了结果,对我表示了祝贺以及鼓励,然后机房从此就我一个人在中午和放学后在那看书、敲代码,老师们也给了一些额外的练习时间给我,比如说薛定谔的体育、美术之类的课我可以去机房练习,但是其实每次去都是有点担心的,毕竟他们一有兴致就会拿来上正式的课甚至考试

不过那段时间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那种充实和快乐的感觉,和高二的时候在机房练习的心情几乎相同

再不久之后就是复赛了,由于老师记错了时间,导致我在原本以为的出发日期前一天早上被老师来家里叫醒,老师顺便提醒了一下九江天气比较冷让我多带件毛衣过去,然而我第一次住酒店太激动,把那件毛衣忘在酒店了嘿嘿嘿。吃完早饭和竞赛的辅导老师一起去九江,然后很喜欢坐车的我享受了七个多小时的大巴时光,心满意足.jpg

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第二天早上是我们初级组的考试,我只记得一道要求写一个类似日历的程序的题目,因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大概是最简单的题吧,剩下两题做不来就只 xjb 写了下,题目内容是什么已经完全没印象,回到学校以后就再没去过机房了,等老师通知我成绩,虽然知道多半是 gg 了

后来我被告知拿到了省三等奖,感觉虽然不高但也算说得过去吧,也没怎么在意它,就当是学了点额外的知识了,直到高中混到个省一的时候我才知道在信息学奥赛方面江西是一个弱省,三等奖基本上是破零分就有了,何况我那时候还是初级组,然而莫名其妙地亲戚朋友就都知道了这件事,甚至还有说我是全省第三名的???要知道我一直都是个比较低调的小伙子啊,这怎么承受得起呢

说起来去年寒假的时候回小学去看过,发现每个教室黑板都配了台一体机……还有个教室门没锁于是我就进去仔细看了下,在想网络来源,没发现有网线接入,于是用手机搜索 WiFi 信号,发现了十几个连续编号的 WiFi 名,大概是每台机子都配有一个独立的 WiFi?这配置已经比我高中的教室黑板配置还好了……过了一会碰到当年的数学老师(毕竟他就住在那),他说是政府拨款滋瓷的,没想到政府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视了(逃 不管怎么说至少从设备条件来看我觉得还是值得称赞一波的

要说小学阶段还有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当年有个辣鸡电视台,可以通过电话来控制显示在电视上的一个游戏,然后那个月电话费用 200+,真是神坑啊[捂脸],更有趣的是前段时间在 JJ 的《一千年以后》评论区发现了一个很亲切的评论:

当年为了听这首歌用电话打点歌台花了100多块,差点儿就死在9岁那年

初中

小学的竞赛经历结束后,由于初中学校并没有开这方面的竞赛课程,就直到高中才再次接触了,不过倒是很意外地在学校给七年级开的数学英语竞赛课上,遇到了当时和我一起参加复赛的我们镇的另一位通过初赛的同学,剩下的事情和竞赛相关的也基本没有,所以就不多提了

如果说还有一点什么的话,就是初二的时候碰到了对我的英语这门学科影响很大的老师。我在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安排英语课程,用的三年级的课本,同样是因为兴趣很大成绩一直都不错,然后也一直保持着对英语的兴趣,不过到初二其实似乎开始有些不爱学习了,很幸运能做她的学生,那时候对于学习可能多少还是有些看自己是不是喜欢对应学科的任课老师的 2333

初二整个一年在她的影响下我对英语的热爱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后来当了班里的英语课代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于“责任”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问心无愧地说那两年的课代表工作我还是非常负责的,也尽全力去帮助一些英语学得不怎么好的同学,并且把对于责任的理解一直放在心上,实践在之后的班委工作以及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上

到初三的时候,我发现我对英语的理解似乎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渐渐有了更加系统的概念、愿意去接受更大的挑战,当然这是当年年少轻狂的想法 hhh,那时候的我还特别爱帮老师改试卷,一部分原因也是我从小就喜欢模仿老师的字迹,包括优良评价、对错符号以及试卷分数之类的,小学毕业的时候写到试卷上的数字字迹已经基本可以以假乱真了,然后就越发享受这种改卷的过程,特别是看到同学们分不出哪张试卷是老师改的哪张试卷是我改的的时候(逃

除此之外,我大概也一直属于那种所谓“不务正业”的人,每次拿到新书都喜欢看看它的序言、仔细读读首尾几页很少有人会看的内容,其实有时候反倒能有一点收获,比如作者可能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他的编排顺序、行文逻辑或者对读者的期待和建议很多时候会写在序言里,有时你也能从一篇序言中了解这本书从零到一经历了哪些过程,有多少除了编辑内容以外的困难和付出,甚至是作者有没有认真对待他的这本书。不过呢,我当然从来也没有带着这么大的期待去阅读这些东西啦,还是好奇心驱使比较多一点

小时候的我对于很多电器之类的也经常会有类似的习惯:拿它的说明书仔细看介绍,然后尝试每一个功能,或者更改每一个设置看看效果,特别是家里人的手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实在无聊没事做,而这个对待电子产品的习惯好像还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不过当然肯定是不会再拿别人的东西试了

要说更“不务正业”的可能就是我经常和英语老师借磁带回去听,尤其喜欢听磁带的开头结尾的提示音 2333,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的磁带,这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我基本都铭记在心了,比如我还依稀记得小学英语当年的磁带开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 三年级 上册 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那个背景音乐也是特别魔性的

以及初三有一次考试听到磁带的结束音,提醒老师给磁带翻面播放她才反应过来(再逃

现在想想,觉得似乎这种好奇心对我是有不小的影响的,比如我自己在写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很容易在一开始考虑很多的细节……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哪怕是出现概率很低的情景也会尽量去模拟一下,可能这提高了我对于细节的重视程度

对于中考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初中三年说精彩谈不上但说枯燥也不至于,有蛮多兴趣驱使的东西,也结交了感情深厚的朋友,然后作为众多平凡学生中的一员进入了高中

高中

接下来的三年时光可以说是我这一段人生中一个很大的转折点,经历的事情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当时的我来说算是蛮多的,我想我应该很庆幸没有把这段青春的路走偏,而这除了因为自己能找到兴趣所在以外,还有很多要感谢的人和事

OI

高一开学后不久,在五大奥赛的报名选拔开始前,信息学奥赛那边的老师到各个班上招人报名 NOIP 的初赛,听到这个奥赛名字我当然是选择直接报名了,虽然也很清楚自己三年时间没碰,那本就几乎为零的基础也已经不存在了。试卷是 Pascal 类的,我就记得我能算点二进制,然后简单逻辑的代码也能猜出个大概,其实就是只能做出选择题的前几道。当时高一学生是单独在一个机房里的,大概是因为基本没戏,老师走到我旁边看了看问我是不是有基础,因为都做得不错,然而她不知道我后面的题基本没一个会的了 2333

结果出来以后我当然是被刷了,然后就在五大奥赛选拔的时候进入了这个不被学校看重的奥赛的培训班,因为高一学业不重就有比较多的晚自习可以给奥赛生们去各个培训教室学♂习。当时的我连压缩包都不知道怎么打开 = =,所以下载安装环境都搞了蛮久的,那半年多学的是 Pascal,中途很多人都离开了,到第二年初赛前剩下的人已经只有十个左右

这一个阶段在奥赛这块没有什么起伏的故事,倒是因为一些别的各种事情影响(当然主要问题也是在自己身上),成绩一落千丈,然后从此习惯了排名不靠前的日子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终于从掌握 Pascal 基本语法开始,到能写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东西,再到学基础数据结构、基础算法,高二开始的时候已经……好像还是什么都不会?我记得我暑假花了蛮长时间学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通过手算来模拟,然后结合对数据结构里树和队列的理解才把这一块掌握,不过倒是一直对这块记得特别深刻

高二开学不久当然是准备初赛和复赛了,初赛这个时候已经是基本没什么问题了,毕竟我们不像浙江那种竞赛强省,在有些学校里不考到满分都不一定过得了初赛[捂脸],然后一直到复赛的时候我好像还是连动态规划都没学,进考场前还在看 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然而这些算法和数据结构都没有在那时候派上用场,那年的题目两天都是一道水题一道能暴力过 30% 数据的题和一道我做不来的题,于是我靠着纯模拟的代码拿下了这 260 分

其实本来我考完估分是 270 左右的,因为我非常智障地把写不来的题做了个随机生成结果的操作,然后更智障地以为能骗到个十分二十分,其实在民间数据是拿了 270 分的,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这套题目至少得有 260 分,然后成绩出来我看了看往年的分数觉得实在有点悬,直到分数线公布发现我刚好压线拿到了省一等奖

嗯没错,江西的省一等奖线就是这么低,我看了看公布的排名表和分数线发现浙江省的一等奖线是 500,他们有 100+ 的省一等奖获得者……而我们省过 500 的只有一个人。当然我这分数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什么,只是当时实在有些感叹教育资源的差距,在这样一个信息学奥赛弱省能拿到高分也真的不容易,我很佩服他们

更让我感慨的是,我们学校去参加竞赛的竟然没有分数比我高的……这真的非常尴尬,看了看原因基本都是一些边界条件没考虑到导致没能拿下那些基础的分数,到后来自己再去写一些别的东西的时候也发现这种边界情况要考虑周全好像是不太容易,我想我能拿到全部的分可能主要是因为一直都比较注意细节吧

我是用的 Pascal 获得的省一等奖,后来奥赛老师安排新同学们学 C++ 了,我也就跟着把编程语言换成了 C++,因为基本的逻辑还是相通的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语言的切换,给我的最大感觉还是编程这东西最重要的是要多练习,接下来虽然明知希望不大还是在准备省选,但是我也没有停课,这就导致学习和竞赛两边都没搞好

老师在暑假的时候给我的校园卡加了开机房门的权限,从此以后我就可以经常自己过去学习了,省选到来的时候我除了多学了一点点算法以及打代码手速略有提升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别的长进。结果肯定是意料之中的过个场而已啦,三道题里有一道题是拓扑排序但是我在考前一晚翻书才发现这个内容,而且在考场上也并没能写出来,感觉对这个算法已经有感情了,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太菜

NOIP 2014 拿到奖之后,我的奥赛之路就已经告一段落,省选考完其实就是正式退役 OI 了,我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告别,偶尔有退役的心情就会在 QQ 空间之类的发点感慨。到暑假 NOI 进行的时候,因为之前竞赛有加一些通过各种方式认识的好友,看着满屏的证书、奖牌、协议之类的,还有前一年保送如今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心理还真有点羡慕呢 2333

我对于“信息不对称”这个词的理解,出现在退役之后,当我发现 OI 这个东西有许多各省学长的博客和一堆 OJ 平台等诸多资源可供学习参考和训练的时候,我就比较好奇我到底是怎么学了这么久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捂脸]。不过晚了啊,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路还得继续走下去。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关于进入一所好大学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

学习与生活

在写这一段之前,我要先澄清一下,信息学奥赛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算法、数据结构和编程能力,不包括诸如修投影仪、修电脑、修手机、做 PPT、做视频、做网站等等之类的内容,我在业余的时候会去尝试一些别的东西,但是这是个人爱好问题,千万别把这些等同于竞赛 = = 因为真的有太多人误解了

很多高中参加 OI 的同学应该也都有被拉去修电脑修投影仪的经历吧 2333,电脑连不上投影仪或者显示的尺寸有问题的时候就会被强行叫去解决,我当然一开始是什么都不会的,不过见得多了也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还能加深对电脑和投影仪一些概念的理解(

说起来其实也比较有趣,我初中的时候一直想着以后有电脑了要把那些小游戏网站上的游戏玩个遍,但是在高中有自己的电脑以后却发现我对游戏的兴趣其实并不大,倒是越发想多写写代码或者尝试一些别的东西

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有个同学来找我帮她做份 PPT,给音乐课展示使用的,那时候我其实完全不会做 PPT,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然后就开了个大坑,我从打开 PowerPoint 软件看着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界面,到做出 Demo,中间就过了几个小时,可能本身微软的用户体验考虑得就比较好,不过我觉得这个东西能入门那么快还是需要一点天分的(逃

我那天做完 Demo 之后就碰到一个问题,因为那个 PPT 对于时间和动画的同步要求比较高,我并不知道可以单独对每一页重新设置时间,于是每一次排练计时之后就重新放一遍,不满意就重新进行排练计时,而且排练计时所计算的时间不会加上切换的间隔,我得自己在点击的时候算好这个时间差,这个就比较吔了,我记得那天是一直到凌晨三点多觉得对效果满意了才终于肯睡觉,而高一的我之前从来没有十二点以后睡过觉

也是那时候开始,我觉得自己对这种作品其实是有感情的,也决定之后经手的每一份作品一定要是自己当时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一直到大学的现在,我想,对于这个信念,我也一定会一直坚持下去

很幸运的是,在放到老师电脑上播放的时候没有什么卡顿,一切都和我预想得一样顺利,那个 PPT 的 BGM 是韩红的《天亮了》,我记得最后一句“天亮了”和那三个字的动画同步播出的时候,真的感觉特别兴奋,不过现在在自己电脑上反而做不到同步了,不知道是 Office 版本的问题还是怎么回事,据说老师后来还在别的班放过这个,导致我突然成名

PPT 后来也做过蛮多次了,特别是晚会什么的之类,基本所有技术方向的东西都是我负责的(自豪脸.jpg),还顺便熟悉了话筒音响以及各种设备的操作,深感满足,这之后还有一次学校安排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选择了电影鉴赏这个主题,于是我开始接触音视频的编辑,尤其 Goldwave 这软件用得特别爽,不知道现在写动画或者别的东西之类的总有做个渐变过渡的想法是不是因为那时候声音渐变效果用得太频繁了 hhh

高二的时候帮老师写了个微小的随机点名程序,完全的黑框框那种,代码在 这里,不过写完以后就没有再维护过了= =,现在看起来真的是代码风格混乱,那也是我第一次写竞赛以外的代码,花了差不多两个礼拜吧,每天晚自习结束后就跑去改,因为要考虑的边界条件实在太多了,而且我那时候还只会手动测试……于是就耗了蛮长的时间在测试上,最后能正常使用当然还是非常开心的

学习上,前两年其实心比较乱,除了在机房能比较全神贯注以外,在别的时候很少能静下心来学习,成绩自然是没法看的,直到竞赛彻底结束,我也没有对大学有特别清楚的想法,都已经高二快结束了还是觉得无力前行,所以又经常跑去机房,写写代码也好,或者找点别人的博客看看也好,我可能一直都是那种喜欢逃避的一类人吧

在这两年其实知乎是给了我蛮大的帮助的,2015 年左右的知乎社区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相比现在而言好很多 = =,我不得不说有些价值观是那时候形成的,看着别人对于一些事情的思考,也会试着想想自己的见解,于是从此也多了很多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思考

后来我逐渐去了解那些关于未来的事情,也慢慢计划着这最后一年应该怎样度过,同时把重心放在了数学英语和物理上。因为英语本来就比较好,而且兴趣也蛮大,到高三后期基本上 140± 是没什么问题了。物理的提升我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只是有一次老师讲试卷的课间来问了问我试卷上游标卡尺读数那道题,我才反应过来我的物理成绩好像已经从二三十分提高到九十多了,其实我感觉做得多了以后对于高考物理这类题会有一种直觉,尤其是电路的填空题,老师想坑哪一种思维,真实的答案应该是什么思路,都比较容易直接看出来,最后高考物理也有 100+,还算不错吧,虽然我大物还是差点挂科

语文和数学没什么特别大的提升,只能说在普通水平,倒是知乎给我带来的思维上的影响让我写议论文越来越觉得得心应手,化学和生物这两门课我直到高考前还是觉得没兴趣实在不想学,特别是那时候基本知道自己只要达到一本线就能有大学读所以就无所谓这两门了,高考的时候这两门果然都没及格

三月份开始得准备自主招生的报名和审核材料了,我仔细看了蛮久的简章,最后看中了华工,因为它明写着省一等奖免笔试,而且面试通过就直接降一本线,我对自己的面试还是很有把握的,所以感觉很稳,然后只剩下一个名额,为了防止到时候犯选择困难症,我直接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纯粹是打算去玩玩(逃,后来又发现上海科技大学是不占自招名额的,就加上了它,觉得可以拼一拼试试

我其实是蛮看重自招的,所以也很认真在准备自己的一些材料,自述信这东西我就前前后后改了六七遍,然后重新誊抄,一遍就是三张 A4 纸啊……尤其是我的字还难看[捂脸]。到初审结果出来之后已经是四月份了,就开始安排高考后的行程,毕竟三所大学的自招是连着的三天

这之后我其实还是时不时会觉得有些压抑,高三的时候晚自习下课大家基本都要留在班上继续学习半个小时,我却经常直接到操场去跑步,有时候跑完顺带思考思考人生。要是晚自习期间觉得不想学习就会跑到机房去放松心情,看看别人写的退役回忆录或者甚至刷刷知乎,反正只要有点事情让我可以暂时不用学习就行,和后来做的很多事情非常相似,就像知乎上有这么一个 回答

人往往是这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遇到困难往往不是想着去解决,而是去寻找是不是有“更有价值的事情”去做。

其实并不是在寻找有价值的事情,你会发现,归根到底,你不是热爱彼,而是逃避此。

其实我也深知那是在逃避,也一直在尽力让自己能分清什么是热爱什么是逃避,但是有时候硬撑着反而不是件好事吧

四月份除了自招安排以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在高二的时候买了台打印机,可以打印彩色页面和照片,特别劲,折腾了一年多,后来觉得应该要让它对于这个毕业存在些许价值,于是就自己设计了一份 A4 纸做成的小相册,给六位任课老师一人一份,每一份里面装着的照片都是我经过精心挑选和准备而且觉得很有回忆价值的。而因为我把打印机改成了连续的供墨系统,墨水还有非常多,后来就把班级合照打印了 60+ 份,在班服送到的时候一起送给每一位同学。前后两次看着满桌子的照片真的是成就感爆棚啊嘿嘿嘿,我都有点舍不得把相册送出去

我记得当时的纪念相册是用的 Word 设计封面文字,然后 Excel 做边界线方便折叠和粘贴 2333,这是两个软件和打印机(以及胶棒?)配合完成的产物,这种能力所限不能用一个软件完成而找替代方案的事情我后来也有时候会经历,比如有一篇博客文章的标题图片就是先在浏览器里改 CSS 然后截屏最后用 PS 拼接而成的(逃

至于毕业照名单的事情,我是真的一直介怀到现在……本来照片拍好之后班主任找我照着做一份名单,我跑去机房一个个名字对着打,然后调排版调字体,最后把文件给了他,结果负责摄影的那边不知道是怎么萎事,对着这个名单自己手打了一份,并且把我加粗了的字体照样加粗了……emmm,简直是字体和排版都丑到一种境界,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省点纸张还是什么原因,明明我是调好了大小的。但是那时候因为还有别的事在忙,就没去找他们,我第二天自己拆掉了照片然后去打印上了自己的那份名单重新塑封,不过那真的是花了蛮多心思排版的东西,被这样敷衍过去,哇真的是气死

然后呢,高考其实很快就来了,翻翻当时为自主招生准备的一些材料,发现在我的自述信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如今回头再看,参加竞赛和担当技术支持者之类的经历太有价值了,它们让我获得的一些能力正是我觉得学习计科必要的品质:让我找到了自己兴趣所在并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也让我更勤奋踏实、不易被诱惑;让我懂得要为自己的热爱投入全力,忘却他物,不断挑战自己,也让我有了极强的自学能力和网络资源搜集与获取能力;更让我认识了一群不学 OI 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认识的牛人并向往融入他们的世界。

可能也正是对于我高中三年最好的概括

高考

那两天并没有意料之中的那么……怎么说呢,没有那么不平常?而且我们一寝室好像都睡得和平时一样特别舒服(逃

其实就像很多别的那些后来看起来很重要的事一样,在你真正经历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心情起伏,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个文具是真的烂啊……不知道是怎么通过招标的

8 号考完到家,紧接着就收拾行李准备接下来的行程

毕业

自主招生

那么然后我就去参加了自主招生,第一站是上科大的校园开放日,结束后第二天紧接着是交大的笔试,然后马上就是华工的面试了

9 号下午到上海以后,上科大安排了一下大家的吃住以及简单熟悉一下校园环境,这短短半天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所学校太壕了,校园开放日总共十天左右,感觉每一天的支出应该都蛮高的,隐约有种已经被收买了的感觉

抱歉,有钱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jpg

接下来就是一整天的开放日活动,用各种方式对来参加的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我感觉他们是真的很愿意在招募人才上投资,然后下午的面试体验还不错,对自己的发挥也很满意,有些问题其实在高三阶段都有过思考,感觉和面试官们以及同组的同学们度过的那个下午还是非常愉快的,有一部分回答我觉得一直到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也还很有意义

那边结束之后我就赶快带着行李东西跑去交大附近订的酒店了,然而比较吔屎的是,我订的酒店在徐汇校区旁边,然而笔试地点在闵行区,而且那天下午还有去广州的机票……我只能晚上提前熟悉一遍路然后第二天早上早点起来过去,踩完点回来之后再在附近到处转了转,然后打包了一份 KFC 到酒店吃,为什么我对这件事特别有印象呢,因为那天的服务员小姐姐超级漂亮(〃'▽'〃) 而且她漏给了我一对鸡翅还问我为什么一直站在那等,真是太可爱了(

笔试我本来就没报什么希望,毕竟数学物理这种考验智商的东西从来是和我没关系的,中间休息的时候发现我在的那层楼有一个贴着“交大英才”的柱子,上面是长者年轻时候的照片和介绍……我说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民民之中一股蛤意啊

说起来,在上海的这两所大学都是和长者有关的,交大就不用我多介绍了,而上科大的校长就是长者的长子,但是我绝对不是只因为这个原因才选这两所大学的,虽然其实确实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雾

考完后感觉时间有点紧张,就打的回酒店了,没想到还是要一个多小时,花了 100+ 啊……然后赶去机场,本来计划好的在广州降落后坐地铁到酒店,没想到广州暴雨导致一堆航班延误,然后我就一直等啊等啊等啊,原本下午三点五十登机的,到凌晨的时候才终于安排登机起飞了,第一次坐飞机没什么特别的准备,降落的时候感觉耳朵疼到爆炸,而且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一整天,包括面试的时候都觉得耳朵一直很不舒服,第三天起床才觉得好点

我到广州已经是差不多两点,只能打的去酒店了,又一次一小时 100+,到我睡下的时候已经三点多,想想我的面试是七点半的场还有些小激动呢,然而可能因为实在太累而下意识关掉了闹钟……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我确认了一下时间之后发现药丸于是飞速洗漱跑出去,在接近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还摔了一跤,真的是那种毫无意识的也没绊到自己就摔倒了,两边膝盖和手腕都是伤……那是我第一次明白“精神恍惚”到底是什么感觉,不过摔了一跤反而清醒了一点,拦了辆出租车到考点,门口围着一堆父母和保安,我就这样带着伤在万众瞩目下走了进去

检查证件的时候才发现身份证忘带了……因为登机用到拿出来就没放回那个准备面试用的文件夹,我只能再回去拿身份证,那边的志愿者和我说迟到没关系,因为有很多人都因为航班延误而迟到了,我就至少心安了一些,拿完身份证顺便买了份早餐 或者叫中餐吧无所谓了,回到面试的教学楼准备面试,那之前的一个小时左右真的可以说是非常惊险刺激了

志愿者们推来一大桶华工绿豆汤分给大家喝 2333,还有小姐姐帮我去拿了点纸,我自己甚至没发现膝盖有点血,这个时候倒是开始感觉到痛了[捂脸],因为安排全乱了我就没太多时间去准备那两分钟的自我介绍,只能现场编了,还好发挥还比较稳定,最后的分数也挺高的

面试结束后在华工校园里转了好久,然后吃完晚饭买了瓶碘伏回去擦,因为伤口有点大块就没法盖被子,第二天醒来发现好多包啊……广州的蚊子真是恐怖。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没什么事了,交大的结果虽然没出来但过不了也绝对是稳的,可是我又不想那么早回去,于是订了张机票第二天再到上海,想去交大玩玩,等结果出来之后再回去,不得不说机票提前订是真的便宜啊……我临时订的票是提前一个月订的两倍价格,订的酒店好像也是新开的,收到了一份果盘和一张可爱的便签φ(>ω<*)

我订的晚上八点多的机票,因为下午两点得退房,就早了一些到机场,本来几个小时也就无所谓了,何况我还带了书去,那几天都快看完余华的三本小说了,没想到还是暴雨……看到航班表上一堆延误和取消的,感觉又得等到半夜了,更吔的是前一天浦东机场出了点事,导致到处安检变严了好多,把我看不清参数的充电宝扣下了= =,我一直闲着,看完书就坐在那擦碘伏玩,那天的雨真的是暴啊,我站在登机口附近看着闪电和雨都觉得外面完全没法待,还好我在外面的时候天气还不错,不然就更惨了

果然又是延误到凌晨起飞,等到降落浦东机场的时候已经四点多,而且我发现机场几乎没什么人了,也是那时候我觉得很奇怪就搜了搜,然后知道前一天发生了一起小规模的爆炸事故,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凌晨本来就人少还是因为这件事导致的人少,我感觉特别累,就从到达区走到出发区找了条凳子坐了会,休息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然后看了看线路觉得可以体验一番磁悬浮 hhh,在地铁上累到真的差点睡过去,到酒店的时候已经虚得不成样子了,进到房间就睡到了下午,前一天晚上是我第一次经历通宵,还是被动的 = =

醒来已经下午六点多了,赶快出去觅食,然后去交大转转,路上查了下成绩发现笔试结果已经出来了,也就意味着我在晚上在交大这走一遍明天就应该要回去了,啊真是 sad,气得我在那逛了两个小时才出来吃了顿学校对面的鸡公煲,其实有点惊讶我竟然累成这样而且一天没吃饭还有走路的能力

第二天就彻底告别自主招生阶段了,然而我没赶上高铁……坐了一段地铁发现似乎赶不上了啊,然后跑出来坐出租车到车站,这是第三次花了 100+ 的出租车了[捂脸],其实就差了一两分钟 Orz,没办法只能改签了,还好有晚一点点的高铁刚好可以改,就等了会然后坐那趟车回去了,在大学阶段类似的刺激经历我又体验过几次,尤其是最后一分钟进检票口的那种

坠有趣的是今年回家又多了一次差点和火车擦肩而过的记录:我太低估春运的人流量了,队伍太长导致没赶上本来买的车次,错过了车之后就去查有没有票……发现并没有,还好那时候心态也比较好觉得晚两天回去也没什么事,然后我再一刷新发现突然多出一张半小时后车次的票,赶快订好跑去检票,完美赶上

所以其实这么久以来,很多事情都有一部分是因为幸运,如果稍微有一丝的不一样,未来很可能一切都很不同了。毕竟长者说得好,还是得考虑历史的进程啊,有时就真的会有这种感觉:

[lyric]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

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暑假

自主招生全部参加结束回来我就回家混吃等死了,交大凉了就剩下两所学校,华工本来我是很稳的,虽然发挥也不错,但是出了这么多意外还是隐隐有一丝不安,至于上科大就看自己高考成绩怎么样了。出成绩前一天的时候在开放日那天认识的几位同学突然发消息恭喜我获得了 A 档加分[奸笑],到公布成绩的网站确认了一下,哎呦不错哦,拿到了全省两个 A 档加分中的一个(逃

然后第二天高考成绩出来我就彻底凉了,拿到最高一档的加分还是不够啊 Orz,所以我就只有华工一个希望了,但是你工的这个办事效率啊是真的让人捉急,高考成绩都出来了面试结果还没有,我那个时候完全不敢去想如果没有通过会是什么样,而且其实还是有九成以上把握的,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终于看到通过,内心 OS:好 稳了 有大学读了

成绩还是不错的,材料审核分和面试得分都蛮高,而且满足了第一志愿,心就放下了,填报志愿也就这一个选项,非常轻松,毕竟选择大学的工作在二三月份就已经做过

接下来七月份和舍友们一起去青岛玩了一个多礼拜,然而

[lyric]命运多舛 痴迷 淡然

[捂脸],我们碰到了各地的强降雨,在上饶到南昌的高铁上突然被通知去青岛的火车停运了……于是我们被困在了南昌,退票改签的队伍能排两个小时我也是服,然而改了之后发现那趟车还是晚点好久,大家都蛮累了就去休息了,车票还是退了等下一趟合适的

我发现 12306 那时候有个特别吔屎的逻辑就是你不能在已经购买了车票的时间段内买别的车票,完全没有考虑这种晚点的情况,必须退了票才能订别的票,不过现在好像已经不会了因为我这次回家也碰到类似的事情,没有因为时间区间内有票就不让购票

我们被困在南昌的时间本来是没安排的,但是既然走不了就只好强行有安排了,他们各种跑去网吧开黑,我又不玩游戏于是就自己去找了一家 KFC 坐了一下午,顺便学习 Python 哈哈哈,反正我自己带了电脑又没别的事做,那时候学的还是 Python 2,真是个异端啊,我记得那天下午总共学了五六章的样子,因为是基础内容所以学起来蛮快的,然后在八月份的时候又断断续续把这门课程剩下的内容结束了

在南昌待了差不多两天之后我们终于订到了车票,不过是从某不知名车站中转,而且这分成的两趟都是通宵差不多十二个小时的硬座,虽然惨了点但好歹是能去了[捂脸],所以我们通宵了一趟之后在那个车站附近找了家酒店休息,然后吃完晚饭继续通宵硬座,终于是到了青岛,啊太爽了,我还记得大家下车以后那个激动,不容易啊

因为晚了两天到,就把后面的车票全部改签了,还好这个过程没碰到什么麻烦,大家在房间里睡了会就出去准备开始浪了,果然是能有地方玩的话只需要睡一会就感觉不到通宵的累了呢,这几天过得还是非常开心的,除了我把眼镜掉在海水浴场然后去重新配了一副 = = 要不然完全没法走路啊,实在是戴习惯了下水的时候都没感觉到有眼镜戴着,要换泳镜的时候才发现然而又不想上岸就算了

八月份就基本是轮流蹭饭,还是比较珍惜的毕竟以后要凑齐那么多人都不容易吧,我在我的升学宴之前花了蛮长的时间去整理这三年里关于这个班级的一些 PPT 作品以及其他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文件,然后发给了大家,也不知道是当做回忆还是当做告别,总之,大学前的人生到这就宣告结束了,很多东西都变成了回忆

告一段落

走到这里,我真的发自内心觉得感谢国家,感谢自主招生政策,感谢信息学奥赛,给了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当然也感谢高中的班主任给了我那么大程度的自由,很高兴当年的选择,让我能在他带的班里度过这三年

同样要感谢的是这三年时光里所有的相遇,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尤其是因为竞赛认识的一些朋友,是你们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未来的路有多少种可能。最后能拿到录取通知书,也非常感谢上饶中学,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感谢参加自主招生那几天遇见的所有善良热情友好的人们

大学

学习和生活

[lyric]我身在 当时你 幻想的 未来里

这个狂热和冲动 早已冷却的如今

其实说冷却也算不上,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尽可能去好好利用的。军训期间加了几个自己喜欢的部门,接着非常高兴地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学院 ACM 选拔赛开始的时候当然还是去报名参赛了,然后进入集训队划水。对于新环境自然是适应得非常快的,所以不久就已经习惯大学生活

令我比较意外的是,高中因为觉得有趣而做过蛮多 PPT 的经历派上了用场,小组 Presentation 的时候主动承担起了这个任,也意料之中拿了几次满分,这大概是我能在大一的两个学期英语成绩都是 Rank 1 的一部分原因(装完逼跑

回头望的话,我觉得我自己从高中到现在对于 PPT 的观念有了蛮大的改变,审美也提高了不少,而且会更多考虑交互、用户体验这块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写代码也比较在意这块。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和习惯为例分享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如果还能对一些人有帮助的话那就深感荣幸了:

  • PPT 的关键词是“Point”,也就是要点。绝对不能把一堆文字复制粘贴上去然后照着念,我的建议是自己提取出关键词或者总结成短语,然后在做 Pre 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东西重新组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 “PowerPoint” 和 “Presentation” 两者配合而各司其职的作用

  • 排版整齐,图片清晰。这个是给人的非常重要的印象,图片和文字怎么结合,配色之类的都是蛮重要的内容,做完一页 PPT 之后应该检查一遍这个页面的内容,留白是不是太多或者内容是不是太紧密了,排版上查看一下内容的关系是不是准确,而且图片应该尽可能找高清无水印的那种,有必要的话需要加上来源链接

  • 动画、效果不能太多太乱。这也是我自己在高中阶段有时候会犯的错,看到一堆琳琅满目的动画就想全都用上,然后内容有时候就显得比较乱,而且动画是作为衬托作用的东西,不能让它的重要性盖过内容本身

  • 层次分明。和前面两点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同一级的东西应该全程使用基本相同的排版和动画,让人能看出包含关系和并列关系,便于理解,这个有时候可以用“幻灯片母版”的功能来实现,给每一个部分的开头幻灯片做一个统一的模板,层次的关系就很明显了,尽量避免复制粘贴幻灯片这种操作

  • 分工合作,整体协调。PPT 是 Presentation 的一个辅助工具,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小组合作尝试的东西,在做幻灯片之前应该花足够的时间了解要求、确定主题,然后定好分工内容,一起讨论衔接、内容的整体性等问题,之后分开找资料制作、合并所有幻灯片,务必注意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不能是完全不相关的几份

就我自己而言,我们的流程一般是最后两三天突然发现好像下周要做 Pre 然后找个地方讨论一下,定好主题,以及需要的内容,分好各自的部分回去找资料做 PPT,而为了让大家能专心在内容的质量上,我都是让其他人只要在 PPT 上放上需要的文字和图片最后发给我一个人做排版和动画的,这样也比较方便统一风格

我自己从来没有准备过稿子,因为都是上场前半小时才做好 PPT 哪有时间啊,都是在做完队友们的那些部分之后先发到群里给他们准备,然后完成自己那部分的内容,我发现我可以在排版和加动画的时候基本模拟好讲的时候的流程,所以每次 Pre 尽管没稿子也非常流畅,也越发觉得 PPT 的作用应该是使用关键词、短语或者句子给演讲者和观众关于串接内容的提示,当然这种 Groupwork 能一直拿高分,和遇见的队友一直都比较给力的原因也是分不开的,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更多地去了解和认识了“团队”的重要性,很多事情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大一下的后半段体验了第一次通宵……准确地说是第一次主动通宵[捂脸],因为第二天早上有个 Presentation,下午有个需要展示用的视频等着我剪辑,而我到晚上还什么都没开始,于是一直肝到早上七点多洗了个澡,也没法再睡觉了,而 PPT 其实还有一小部分没做好,我就继续在那搞到 Pre 开始前半个多小时,到教室以后感觉浑身没力气啊 Orz,据队友说我在台上讲的时候都一股虚弱的样子,虽然我自己并没有感觉,还好结果还是满分(自豪.jpg),下午的视频也还不错,一切结束之后赶快回去补觉了

大一下呢就还有一次团队合作的经历,是隔壁一流大学的蛤客松,不过我实在太菜了就没法干什么,主要负责给队友端茶倒水,拿外卖拿水果拿酸奶,中大在那两天给机房送了好多箱香蕉,不知道是不是哪个学院在研究香蕉种植,然后在第二天送来 Leap Motion 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在旁边玩这东西顺便看他们写代码,晚上出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导致我十点多还跑去中大给一辆摩拜单车关上锁 hhh。关于这一次蛤客松 Bokjan 有一篇 游记 (放出来会不会被他打

刚刚过去的大二上学期有段金工实习的时间,这两周体验给我的思考就是,过去一年多的大学生活过得非常急功近利,没有踏踏实实去深入了解某一个方向或者知识点之类的。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是很多课直到期末考前最后一天甚至一晚才愿意翻书看看,这就导致成绩单里一堆的 60+,GPA 彻底爆炸,不过这些课你让我再学一遍我照样不会愿意花时间下去的。更恰当点的例子可能就是在写代码或者实现某个想做的功能的时候,各种原因特别是时间问题导致的没有去系统了解一些知识,只是停留在使用甚至复制粘贴的阶段上,我觉得这样其实非常被动,也会导致之后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还是应该尽可能避免的

这一年多的时间,在社团度过的部分也都算蛮有意义的,不过毕竟会和一些别的组织部门打交道,也有偶尔看到一些不太好的现象,把压榨干事当做正常风气甚至拿来攀比这种我就懒得吐槽了。如果说要现在的我给大一学生建议的话,我想大概会是,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那种忙碌,是真的充实,还是只是因为组织的效率低下,后者的话,大部分情况下离开会是最好的选择

ACM

这个篇幅就更不知道会有多短了……大一加入集训队之后我这种咸鱼基本就是在划水,然后寒假后按照要求提前回去参加训练,我好像还是属于偏向逃避的那类人,集训的强度觉得实在有点吃不消,又没有心情花时间好好钻研,于是后面的时间就基本是在机房学 Vim 以及写迷宫大作业了(逃

这个时候我已经基本知道我这种辣鸡是不适合参加 ACM 的,算法这东西还是把它当做兴趣去学习吧,如果要用参赛的那种态度把它当做一项竞技我是绝对撑不住的……虽然下学期仍然会时不时去机房划划水,但各方面的忙碌也逐渐让我到处都力不从心,我觉得该舍弃一些东西了,于是在暑假前和教练谈了谈,退出了 ACM 集训队,也在暑假的时候计划着写这篇文章

大作业

其实大一的那些东西,也算不上是“大”作业,第一份是去年寒假的迷宫,其实就是搜索算法而已啦,为了让迷宫更有意思一点,我就去尝试把围墙换成两句诗,然后做了点别的微小的工作,这个东西就算结束了,不过后来收到一个 issue 让我尝试用 ncurses 重写一遍,我去查了查资料发现好像蛮有意思的然后去找了本相关的书,在暑假回家的火车上看了十几页后来再也没翻过(讲道理我还是很希望能有时间完成这个东西的重写的

后来的一份还是 C++ 的,不过这个过程就比较吔了,本来老师说看进度安排两周答辩,结果突然按照组号单双数区分……我就突然少了一周玩的时间,坠痛苦的是开题报告吹水过度,我莫名有种答辩药丸的感觉,甚至怀疑能不能做出来雏形,不用想想了想肯定是做不出来了,于是我开始找曲线救国的方案,那时候我已经在百步梯技术部待了快一年,对 Web 开发也有了基础的了解,我就找了点资料看看能不能用 C++ 写后台强行做出来,试了一晚上终于发现方案可行,大作业大概是有救了

但是我还是 Naïve 啊,为了方便而且要在短时间做出来肯定得用 JSON 进行交互,于是后台的存储方案就成了个问题,虽然很快就找到了一个 C++ 的 JSON 库可以用,但是我还是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进行基本的 CRUD(增删查改)测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已经能完成前后端交互和数据操作了,于是剩下的工作就是拿个之前写的项目改成这个需求,以及设计好操作逻辑,虽然内容不是特别麻烦但是已经只剩下两天时间就答辩了,肝了好长时间一直到答辩时间开始我还有两个子模块的前端没写好……还好我们组号靠后,赶在上场前完成了面向答辩的界面,展示还是非常顺利的,也照样拿了满绩(

回来之后当然是先改成真实的交互,因为赶着答辩有些细节就没处理了,而且好多功能的实现都特别吔,我还是不希望把一坨屎交上去留存档的,真的后来也耗了很大精力去做优化,虽然这一部分并没有人会在意,然后就部署上线玩了玩,地址在 这里

国庆假期的时候感觉这个后台还是太不清真了,我要为了这个项目的部署单独安装一个 Apache,得不偿失啊……于是就试着换成轻量级的 FastCGI,文章在 这里(还没写完 2333),折腾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就为了重新部署,好几次陷入绝望啊QAQ,但是我觉得不搞好实在是太不爽了还是硬撑着读了一堆看不懂的文档把它解决了,完成的时候那个 excited 的心情是真的是妙♂不♂可♂言

工程项目

嗯 名称是这样的,不要理解成大工程那种 hhh,就是一些入门级的 Web 项目

大一下学期的团学突然要做个用来竞赛报名的网站,然而部门里并没有人能写,于是我就接下了这个锅,这个网站是真的经历了好多 2333,边写边上线,一个个功能补上,最后接近报名结束才写完所有功能的,而且上线第一天还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服务器的数据库崩了……我那时候对数据库所知甚少啊,用尽各种方式都没能恢复,但是也正好在读了蛮多资料以后相信一定有办法解决,我都不知道当时是带着什么心情跑去办公室开例会的,然而还是没人能帮上忙QAQ

不过我还是不愿意死心,回到寝室继续捣鼓,终于慢慢出现一线希望,最后在零点左右终于成功恢复了,然后想起来晚饭也忘记吃了,经历了九个小时的绝望突然看到曙光这些也就无所谓了[捂脸],然后重新部署到服务器上,加了个暂停报名原因的通知,七七八八一堆东西弄完已经四点多,当时的情景就是这样的:

[lyric]没有喧嚣 只有宁静围绕

我 慢慢睡着 天 刚刚破晓

后来呢,在端午节前我又接到一个锅,做一个毕业季用的 书籍预约系统,最吔的是给需求的人其实自己都不知道是要做什么,这种有个想法就推锅的行为是坠让人厌烦的,从需求分析到代码实现到部署上线都得一个人去完成。当时光是设计数据库我就花了半天的时间,用掉一堆草稿纸,因为甚至没人告诉我需要存些什么东西,用什么做取书凭证,反而是我得自己去设计好流程然后写完告诉他们。这个项目耗掉了我整个端午假期的几天时间,也是我 C++ 大作业没时间写的直接原因,那三四天我经常写代码到凌晨三四点然后出去到阳台上透透气,看看凌晨四点的华工。最让我受♂伤的事情是我因为觉得有必要就加了个搜♂索功能,然而给他们测试的时候竟然说不能滋瓷智♂能♂搜♂索……啊我真是该写个搜♂索♂引♂擎的可惜我也没这能♂力啊

这两个项目,代码真的非常非常混乱,整个项目的文件结构都很吔,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于是在暑假就开始整理代码,花了特别长时间……我记得中间断过一段时间,然后在国庆期间才全部完成,两个项目的版本迭代都有好几次,真的前后改动非常大,就接近是在重写了。但其实改完也算不上是多好的东西,好多元素都是通过 JS 动态添加的,主要压力都在客户端上,尽管这种临时项目也没有考虑 SEO 之类东西的必要,但是不管从哪方面讲它们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知道接下来这个学期能不能有时间再做一些优化

这个整理代码的阶段给我的感悟是,编写代码的时候,尤其是比较复杂一点的工程项目,遵守基本的代码规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刚好前两天在看《阿里巴巴 Java 开发手册》,对前言里这样一段话深以为然:

对软件来说,适当的规范和标准绝不是消灭代码内容的创造性、优雅性,而是限制过度个性化,以一种普遍认可的统一方式一起做事,提升协作效率。代码的字里行间流淌的是软件生命中的血液,质量的提升是尽可能少踩坑,杜绝踩重复的坑,切实提升质量意识。

(P.S. 总感觉这段话一堆语病啊23333)

在百步梯技术部,大大小小的东西也写过一些,不过毕竟是有技术传承的部门,分工和进度安排都挺合理的,自己在部门内外学了蛮多东西,也在尽力去帮助新同学们。我是一个辣鸡后台,但是经常自己感兴趣想写点东西的时候就会去尝试一些前端的 UI 框架,顺便提高审美,学习设计

工程项目的这些经历,除了加强了我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以外,也让我一次次认识到,对于那些看起来很难的东西,应该尽量去尝试,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部分来完成的,同时我更理解了轮子哥所说的“要多去挑战那些正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但是再难一点点就做不出来的东西”的意味,虽然我好像也没挑战过难的东西

此外,不管是对于工程项目还是别的什么有关于计算机的东西,我仍然一直坚持着“经手的每一份作品都一定要是自己当时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的信念。虽然随着年级越来越高也真的有些感觉有点不容易做到,特别是一些水课强行布置大作业之类的,可能有时候还是得看这份作品究竟是自己愿意去做的还是只是为了交一份作业

博客

这个博客是从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用的,一年时间里也没能写出什么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有几篇已经发布的是没写完的,很惭愧 hhh

不过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之后对于网络相关的知识的理解是有非常大帮助的,暑假的时候看《图解 HTTP》和一本关于 Wireshark 抓包相关内容的书就比较轻松,然后在写了几篇文章之后觉得需要改一些元素的样式,以及给博客增加一点额外的东西,比如评论模块,数学公式插件之类的,就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了(难不成自己的服务器还能别人动手吗 2333,这些优化和更改是在七月的后半个月完成的,毕竟比较咸鱼,是边休♂闲♂娱♂乐边折♂腾的

暑假结束到学校本来想着应该要至少保持一个月一篇文章吧,结果并没有做到,事情真的太多了,国庆假期也基本在整理上个学期留下的辣鸡代码,然后一直到 12 月的时候,Java 最后一次实验写了点 Web 方面的内容,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总结的必要的,就连着写了三篇文章,可以在之前的文章列表里看到

另外一点就是这一年里碰到一些 bug 或者想做点什么东西去搜索资料的时候,发觉中文社区的质量真的参差不齐啊……也确实有很多好的内容我不否认,但是总是发现某些大站点里,一堆全文复制粘贴别人文章还不注明出处甚至把文中链接都删掉的“小编”,也不知道该讲什么好。我不是那种能改变这种现象的人,不过还是有能力选择回避的,这半年多一直在坚持能用英文搜索的就用英文搜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输入法切来切去好麻烦,现在倒是觉得这样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有更大的好处,Google 英文和 Stack Overflow 真是好东西(认真脸

寒假开始之后,终于有点时间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了,就先后实现了个链接卡片盒用于友情链接页面,以及一个目录生成的功能,这是我一直都想加在博客上的东西,关于这两个功能我也有写介绍如何实现的文章。然后呢,一些很微小的东西我就不做介绍了,比如我在写文章过程中就觉得需要给歌词片段写个单独的样式,然后很快就实现了,这种有需求可以自己完成的感觉真的特别爽,我可能也就天天沉迷在这种没有难度的小玩意上了。尽管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顺利,但是当最后完成,放到博客上发现与预期一致的时候,除了成就感以外其实还有好多没法描♂述的心情

我断断续续改了好多次 About 页面,现在已经是一篇相对比较完整的介绍这个网站以及我自己的文章。除此之外,正如前文所提,博客的很多样式或者插件之类都经过了几次优化和更改,我想我可能已经对这个博客有点感情了 2333

写博客真的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一篇文章至少要耗费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很多时候还要不断重复之前做过的内容,甚至是重复试错,就为了保证文章的准确性,不过价值也同样很大吧,我觉得一份总结对于事情本身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也尽力坚持更新博客,但是不敢保证更新的周期

未完待续

[lyric]这是我自传 最终章

写这首长诗 用一生时光

大学应该算是人生第一个阶段的自传最终章了吧,希望能写好这首长诗

走到这里,我想,要感谢百步梯技术部、微软技术部,以及在大学遇到的各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然后,感谢陪我走过低谷的朋友,也感谢虽然时不时颓废但也一直在前进的自己

心声

归属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的生活,到高中以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觉得对家的归属感越来越低。也是从初中毕业开始,所有的事情,从选择高中,选择参加竞赛,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安排老师同学那边的升学宴,包括跑去辗转各地参加自招,以及几年内大大小小各种事情的所有行程安排,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完成的,甚至有些事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或者结果出来之后父母才知道

可能也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让我把这变成了一种习惯,从小学我就明白不好的事情不能和家人讲,除了招来一顿骂以外一般都没什么别的,慢慢也就很少愿意去和家人交流了。而直到大学我才开始发觉,小时候的经历,尤其是作为留守儿童的那些,给我带来的骨子里的自卑和胆怯,对我的后来有非常大的影响,也多少导致了一些……遗憾吧

……

[lyric]深色的海面布满白色的月光

我出神望着海 心不知飞哪去

高中到大学,一路以来幻想过一些从未有开场的不可能,有关于梦想,也有关于爱情。有时甚至很傻地希望能过得像初中时候那样什么都不懂,除了学习和看电视基本就没别的生活

可是毕竟很多东西迟早是要经历的呀,人生要是那样一片空白也太无趣了不是吗

其实很感激这些相遇和它们背后的故事,让我有不断的反省,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所向往的和应该向往的究竟是什么。只是逐渐觉得,可能对于有些东西,已经越来越没有再期待的勇气了

自由

[lyric]有没有那么一朵玫瑰 永远不凋谢

永远骄傲和完美 永远不妥协

仔细想想,这么久一直在尽力追求的,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一直会继续追求的,应该是自由吧。那种不需要屈服于环境,可以忠于信仰、忠于兴趣的自由,那种不用把判断所谓的“有用”和“没用”的标准看得太重、太功利的自由

我一直很少去想做一件事情有没有用或者和自己的专业有没有关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觉得有意思就会去尝试,有些比较意外地在后来帮了我很大的忙,当然也有很多没有派上用场的东西。随心所欲不容易真正做到,但是还是应该去尽力让自己有实力听从内心的声音

短期的未来

到现在为止的很多经历和故事已经足够让我认识到,有些高度是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的。对于短期内的未来,也明白不用去苛求多么优秀、多么完美,而要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有值得分享的故事,也都有不愿提及的东西,有时候,那些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的,反而是最刻骨铭心的

而我对自己所希望的只是,无论正处于的阶段是顺利还是曲折,都一定要保持冷静,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然后还有一点就是:

[lyric]对留下的脚印 回头 挥挥手

结语

好了就到这里吧,文章已经很长了,从暑假退出 ACM 集训队后打算写,到 8 月底开始写了一小段,然后开学后计划 10 月写完发布,却一直拖到寒假再继续……回家前一天下午本来打算去基地写点代码,但是天气很不错于是跑到中心湖去写了一段,最后终于在今天写完了

多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也多了一些经历和感悟,虽然对于 OI 和 ACM 本身我并没有花到太多的时间,但是竞赛的这些经历却对我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即使是在早已退役的现在,看到别人写的回忆录时心里还是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我花了很长时间写完这一篇文章,两万多字,真的当做回忆录也好,或者当做对走到现在的一份总结也好,接下来还是得继续往前走的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